查出12亿损失后,马来叫板TikTok等八大平台!2025将是电商洗牌时刻?
2024年的最后五天倒数,也是东南亚电商行业进行相关资质合规的deadline。
据NST报道,马来西亚确定从明年开始,要求拥有超过800万用户的主要消息传递和社交媒服务提供商,必须在明年依据《1998年通讯与多媒体法令》申请执照,任何未经政府许可运营的都将面临法律诉讼。
马来西亚通讯部长法米·法兹在接受采访时,直接点名了包括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X、YouTube、Telegram、微信以及TikTok在内的八个社交媒体和在线通讯平台。
图源 orientaldaily
并且,不仅是持牌运营的硬性规定,马来西亚还要求服务供应商保存所删除有害内容的记录,定期进行合规性稽查,每半年向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提交安全报告。
这一套雷霆手段可以说是直接把几个国际上的头部社交平台圈进了高压网之下。法米说,他对这项措施抱有信心,这些平台从马来西亚市场获取了大量收入,应该遵守本地法律。
他甚至毫不客气地放话:“你们(平台提供商)赚我们的钱,为什么我们的法律却管不到你?你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头部跨境“玩家”涌入市场在带来活力的同时,必然会让当地政府感到威胁,不断增加的网络犯罪案件更是加剧了这种担忧。
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2月1日,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与各平台供应商合作,多达25万5745个帖子被删除,其中诈骗的相关内容就占到21.5%,与前两年的数据相比可谓激增。
泛滥于互联网的诈骗行为让用户的钱袋子屡屡遭殃。据统计,今年首10个月,马来西亚网络诈骗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2亿2400万令吉。
图源 网络
近期,马来一女子在Instagram上看到精致可爱的圣诞馒头广告,本想打算订购送往度假酒店给孩子惊喜,但卖家声称线路不佳,提议可以远程遥控女子手机协助下单。女子同意后,对方直接入侵手机,盗刷了与电子钱包绑定的信用卡中的4000令吉。
还有假冒电商平台成为今年多发的一种诈骗套路。今年7月,马来西亚警方突袭了一个冒充电子商务平台的求职诈骗集团,拘留了9名嫌疑人,其中包括4名青少年(两人14岁,两人16岁)。
该团伙瞄准来自中国的受害者,声称与淘宝和京东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许诺高额佣金,实际则是通过访问受害者的用户帐户,更改信用和利润数据,并创建虚假交易以进一步实施诱骗。
图源 网络
类似的套路东南亚电商观察也曾经曝光过👉“无需备货,月入10万美金”?盗版TikTok竟让卖家135万血本无归!
当然,马来市场的境况并非个例,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都在为更加规范化的市场清扫障碍,市场参与者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除旧迎新”。
据《2024 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4 年东南亚电商行业商品交易总额(GMV)达15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还只有1120亿美元。
即便面临着通胀压力与激烈竞争,这种扩张速度毫无争议地让东南亚成为卖家眼中的“香饽饽”。更何况“特朗普2.0”登场后,美区市场极大的不确定性风向又会迫使一批卖家掉转矛头。
图源 法新社
同时,背靠强大供应链的中国商品以明显的价格优势进入东南亚市场,导致自家孩子吃不饱,东南亚政府势必要为了公平的营商环境整顿一番。
电商交易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端看今年频繁屡屡施以重拳的查仓查税行动:印尼100天红灯期;菲律宾海外仓被大规模清扫;泰国升级力度,100%查验中国进口商品;越南等国也频繁开展打击行动……
再加上如今直播带货等新的电商业务模式在东南亚迅速普及,商品销售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传统的税收征管方式无法覆盖,为了填补财政缺口,东南亚电商卖家或许将迎来更为严格的税收监管。
为此,小编整合了近来东南亚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有遗漏之处也欢迎各位卖家朋友在评论区指正!
紧绷的市场规则准绳同样要求行业内的企业和个人做出适应化调整。
作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头部电商平台的战略部署往往与市场趋势同频共振。这一点,卖家深有体会,今年大促期间,多家电商店铺因刷单、贩售假冒产品被封店或是限制功能,平台加大监控与处罚力度,卖家申诉难上加难。
一边有市场所属国的密切关注与监督,另一边同行绞尽脑汁争抢市场份额,卷管理、卷服务……平台追求盈利和增长的平衡,可能对卖家来说又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详细政策内容请访问官方网站卖家中心进行查询
当平台与监管机构的政策同时趋严,也意味着旧模式到了终结的时候。所谓物竞天择,层层加码的市场玩法会重新筛选出一批优质的市场参与者。
秉持着长期主义,卖家要有长远布局,提前了解政策,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更关键的还是要认清——合规化已然是立稳脚跟的保命锦囊。
毕竟,2025的到来,将会是一页充满变革与机遇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