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包征税生效!三巨头政策大变,500万订单将受影响

越南正式实施小额包裹征税政策,不知道卖家是否做好应对之策了呢?
去年,越南政府发布一项重磅新政,规定从2025年2月18日起,通过Shopee、TikTok等电商平台快递服务进口的、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的进口货物,将不再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
虽然近期又有消息传出,在海关管理法令草案中,越南财政部提议对200万越南盾以下的电子商务商品免税,个人和组织享受不超过9600万越南盾/年的免税标准。
这项提议固然能让卖家暂缓一口气,但是否会被采纳并最终实施仍是未知。
而已经确定的情况是,目前Shopee、Lazada的越南站点已经针对取消小额免税的政策更新了平台规则,这笔税项已经包含进了商品的价格标签中……

进口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直接来源之一。越南财政部数据显示,每天约有400万至500万笔小额订单通过电商平台从中国运输到越南,2024年这些进口小额商品总额高达27.7万亿越南盾,但免税政策却让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图源:VNA
为了挽回这部分税收损失,新规中明确经越南海关的所有进口商品订单将根据不同商品类别征收8%或10%的增值税(VAT)。
对于低价值商品(商品价值≤1,000,000越南盾),政府将征收低价值商品增值税;高价值商品的VAT费率则根据不同类目进行调整。
具体到平台,考虑到商家和国际段物流运输时间,从订单创建到清关的耗时,Shopee、Lazada提早在13日就开始调整政策,不过平台规则之间还是有差异。
Shopee越南站自2025年2月13日(北京时间)起,店铺中所有需经当地海关的进口商品,前台显示的商品价格将根据相关政府法规计算并显示为含增值税(VAT)的价格,买家支付的金额为含税价格。
平台自动加价,卖家无需调整目前的商品售价。
同时Shopee还建议卖家可酌情调整店铺相关营销工具(如优惠券、加购优惠、套装优惠等)以应对税率调整对店铺销售的影响。
*详细政策可戳:https://shopee.cn/edu/article/24048
Lazada越南站自2月13日(越南时间)起,在越南站点产生的跨境订单,Lazada将遵循规定从卖家的收入中扣除相关费用。平台不参与价格调整,卖家需要自行根据最新税率在2月13日前调整商品价格。
*详细政策可戳:https://university.lazada.com/course/learn?spm=a1z10uk.lu_home.module_header.d_header_custom_0.5af8395asZ3MjD&id=42659
TikTok Shop和前两个平台的政策比较不同,为确保政策平稳过渡,商家需在2025年2月15日前自主调整越南站点上的跨境商品售价,平台不会自动调整。
平台在结算时会自动扣除10%的VAT作为报关垫付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税务调整仅针对跨境包裹,对使用海外仓的商品无影响。
据相关统计显示,取消免税后,预计越南每年能新增2.7万亿越南盾的增值税收入。

通过拆分大额包裹来避税的路子走不通,那些专注于经营低价值、高销量商品的卖家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而成为第一批受到冲击的对象。
不过,面对涉税合规趋势,也有卖家抱有一种心理:征税我就涨价,反正最终是消费者来买单!
但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提高售价将征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但在实际的运营操作中,情况要复杂得多。
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不断高喊“低价战术走不长远”,廉价商品却依旧很吃香。
据Metro统计,到2024年,越南人在五个知名电商平台(Shopee,Lazada,TikTok Shop,Tiki和Sendo)上平均每天花费873,6亿越南盾进行在线购物。
图源:znews
对价格有高敏感度的越南消费者而言,直接涨价的做法很可能造成市场份额的流失。
再说,低价商品之间的竞争何其激烈,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替代品,一家涨价,却抵不住同行趁势压价,眨眼间其他更有价格优势的卖家上位,没有订单,自然没有利润可言。
前端的问题之外,售后问题还可能让卖家额外掏钱。根据电商平台的政策,如果包裹在越南海关清关中或清关完成后发生退货退款或配送失败等情况,由于已经进口至越南,卖家还是需要缴纳VAT。
所以,单纯依赖涨价转嫁税负并不是可持续的策略。
今年东南亚政府犹如打擂台一般比谁的税务监管更严,这张税收大网的网眼变密了,卖家也要找到新的对策来抵消风险与成本。
新政下“两条腿走路”
小额商品的进口优势消失,越南电商市场的政策也在不断趋向本地供应,本地经营,于是就有卖家开始思考转为本土化履约的运营策略。
从海外直接发货其中产生的关税以及物流成本确实拉高了成本,而“海外仓+本地配送”的模式不失为一个方法:通过海外仓提前备货至越南境内,实现“本土发货”,规避跨境清关成本。
图源:tuoitre
与此同时,选择提供“DDP(完税交付)“服务的物流商,由其代缴关税并包清关,也可以降低客户拒收的风险。
还有,结合政策趋势,资料齐全且合法注册的本土店能够在日益严苛的电商政策里挺直腰杆,通过本地供应链或仓储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可以保持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它的运营风险相对较低,尤其对于品牌建设和推广有益,能够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当然,本土店有诸多优势,也有不少挑战。单单前期注册需要的相关资质文件就能难住不少跨境卖家,更不要说租赁或自建仓库、建立本地团队所需要耗费的资金、人力。
为了缩短交货速度,在边境自建仓库或向第三方租赁仓库是本土店卖家常见的做法。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越南现成仓库的租金水涨船高,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越南南部的租金年增长率达到5.3%,而北部则录得2.1%的温和增长。到2024年底,在北方和南方,现成的仓库项目租金平均达到4.7美元/平方米/月。
仓储成本是一环,卖家还需要擦亮眼睛考察仓库实力,毕竟靠谱的仓库有精准的库存管理、资金实力及对本地政策有深度适应,面对频繁的查仓能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对于卖家来说,完全放弃现行的运营模式可能并不现实,更合理的做法是“两条腿走路”。
对于资源有限的卖家,可以先从部分商品或试点开始,适应以后再逐步过渡到本土化运营。